Tech Explorer Logo

搜索内容

大模型工具对比:SGLang, Ollama, VLLM, LLaMA.cpp如何选择?

13 min read
Cover image for 大模型工具对比:SGLang, Ollama, VLLM, LLaMA.cpp如何选择?

在当下的科技浪潮中,大模型已然成为推动各个领域发展的核心力量,无论是智能客服、内容创作,还是辅助科研、代码生成,都有它们活跃的身影。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大模型工具,如何挑选出最契合需求的那一款,成为了众多开发者、研究者乃至普通爱好者面临的难题。今天,咱们就来深度剖析几款热门的大模型工具 ——SGLang、Ollama、VLLM、LLaMA.cpp,看看它们各自藏着怎样的 “超能力”,又适合在哪些场景中 “大显身手”。

SGLang:性能卓越的新兴之秀

SGLang 是伯克利团队开源的大模型推理引擎,最新发布的 v0.4 版本带来了多项重大性能提升。其核心技术亮点包括:

  1. 零开销批处理调度器:通过将 CPU 调度与 GPU 计算重叠,实现了 1.1 倍的吞吐量提升。

  2. 缓存感知负载均衡器:引入智能路由机制,可实现高达 1.9 倍的吞吐量提升,并将缓存命中率提高 3.8 倍。

  3. DeepSeek 模型的数据并行注意力机制:针对特定模型优化,可实现高达 1.9 倍的解码吞吐量提升。

  4. 基于 xgrammar 的快速结构化输出:在 JSON 解码任务中比其他开源方案快达 10 倍。

这些优化使得 SGLang 在处理大规模并发请求时表现出色,特别适合需要高性能推理的企业级应用场景。例如,在处理共享前缀的批量请求时,新版本可以达到 158,596 token/s 的吞吐量,缓存命中率高达 75%。

Ollama:基于 llama.cpp 的便捷本地运行框架

Ollama 是基于 llama.cpp 开发的高层封装工具,它继承了 llama.cpp 的高效推理能力,同时大大简化了用户使用体验。它的安装过程堪称 “丝滑”,无论你是 Windows、Linux 还是 MacOS 系统的用户,只需按照官网简洁明了的指引操作,短短几分钟,就能完成安装部署。跨平台的特性,让不同系统的用户都能毫无阻碍地拥抱大模型技术。

作为 llama.cpp 的上层应用,Ollama 不仅保留了底层引擎的高效性能,还在此基础上提供了更加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更丰富的功能特性。它的模型库宛如一座宝藏,收纳了诸如 Llama、Qwen 等 1700 多款大语言模型,无论你是想探索前沿的学术研究,还是进行创意写作、日常问答,都能从中找到心仪之选。操作更是简单到极致,一条命令 “ollama run < 模型名称>“,就能瞬间唤醒模型,开启智能交互之旅。

不仅如此,Ollama 还极具 “个性”,允许用户通过 Modelfile 自定义模型。你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调整创造性参数或系统消息,让模型输出贴合特定场景。例如,在创作故事时,调高创造性参数,模型便能生成天马行空的情节;而在回答专业问题时,优化系统消息,使其给出精准严谨的答案。在日常使用中,对于个人开发者想要快速验证某个创意项目,或是学生党用于辅助学习、解答学科难题,Ollama 都能完美胜任,以其便捷性和灵活性,成为大家探索 AI 世界的得力伙伴。

VLLM:专注高效推理的强大引擎

VLLM 宛如一位超级 “算力管家”,将大模型推理的效率推向了新高度。它以创新性的 PagedAttention 技术为基石,对注意力模块中的 Key 和 Value 的 Cache 进行精细管理。这种设计灵感源自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分页概念,它把 KV 缓存分割成众多小块,序列的连续逻辑块通过块表巧妙映射到非连续的物理块,内存浪费被控制在极低水平,通常小于 4%。这意味着宝贵的显存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能够同时处理更多的序列,显著提升了 BatchSize。

在多 GPU 环境下,VLLM 的表现堪称卓越。其 Continuous Batching 技术,允许新请求随时加入正在处理的批次,实现了请求的动态批处理,避免了传统批处理方式中因等待凑齐固定批次而造成的资源闲置。就如同一条高效的流水线,任务不间断地流转,大大提高了 GPU 的利用率。从数据上看,在某些场景下,它相较于原生 HF Transformers,吞吐量能提升高达 24 倍,让大模型推理的速度实现质的飞跃。

举个例子,在实时聊天机器人的场景中,面对海量用户的并发请求,VLLM 能够快速响应用户输入,流畅地生成高质量回复。而且,它还支持多种量化技术,如 GPTQ、AWQ 等,进一步压缩模型显存占用,使得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出色的推理性能,为大规模在线推理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VLLM 在部署方面提供了多种选择:可以作为 Python 包直接导入使用,也可以通过 OpenAI 兼容的 API 服务器方式部署,还支持通过 Docker 容器化部署。这种灵活性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生产环境需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VLLM 目前仅支持 Linux 系统,这在跨平台兼容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

LLaMA.cpp:轻量级的推理框架

LLaMA.cpp 作为一个高度优化的推理框架,其最新版本带来了诸多突破性的特性:

  1. 量化技术:
  • 支持 2-bit、3-bit、4-bit、5-bit、6-bit、8-bit 等多种量化精度
  • 创新的 K-quant 量化方法,在保持模型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内存占用
  • GGUF 格式支持,提供更高效的模型存储和加载方式
  1. 硬件优化:
  • 针对 Apple Silicon (M1/M2) 的优化
  • ARM 设备的 NEON 指令集优化
  • x86 架构的 AVX/AVX2/AVX-512 指令集支持
  1. 推理优化:
  • 高效的 KV 缓存管理
  • 批处理推理支持
  • 上下文长度动态扩展

这些优化使得 LLaMA.cpp 能在资源受限的设备上实现令人惊艳的性能。例如,在搭载 M1/M2 芯片的 MacBook 上,13B 模型可以达到接近实时的推理速度,而在树莓派等嵌入式设备上,7B 模型也能实现可用的推理性能。

除了已经提到的特性,LLaMA.cpp 还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 支持通过 Python、Node.js、Golang 等多种编程语言的绑定进行调用
  • 提供基于 HTTP 服务器的 API 接口,支持 OpenAI 兼容格式
  • 内置金丝雀(Canary)模式,可以在运行时动态调整参数
  • 支持 Metal GPU 后端,为 macOS 用户提供更好的性能

多维度对比一览表

将这几款工具放在一起 “掰手腕”,从性能、易用性、适用场景等多个维度来一场全方位的较量,帮你找到最称手的那个 “兵器”。

工具名称性能表现易用性适用场景硬件需求模型支持部署方式系统支持
SGLang v0.4零开销批处理提升1.1倍吞吐量,缓存感知负载均衡提升1.9倍,结构化输出提速10倍需一定技术基础,但提供完整API和示例企业级推理服务、高并发场景、需要结构化输出的应用推荐A100/H100,支持多GPU部署全面支持主流大模型,特别优化DeepSeek等模型Docker、Python包Linux
Ollama继承 llama.cpp 的高效推理能力,提供便捷的模型管理和运行机制小白友好,提供图形界面安装程序一键运行和命令行,支持 REST API个人开发者创意验证、学生辅助学习、日常问答、创意写作等个人轻量级应用场景与 llama.cpp 相同,但提供更简便的资源管理模型库丰富,涵盖 1700 多款,支持一键下载安装独立应用程序、Docker、REST APIWindows、macOS、Linux
VLLM借助 PagedAttention 和 Continuous Batching 技术,多 GPU 环境下性能优异需要一定技术基础,配置相对复杂大规模在线推理服务、高并发场景要求 NVIDIA GPU,推荐 A100/H100支持主流 Hugging Face 模型Python包、OpenAI兼容API、Docker仅支持 Linux
LLaMA.cpp多级量化支持,跨平台优化,高效推理命令行界面直观,提供多语言绑定边缘设备部署、移动端应用、本地服务CPU/GPU 均可,针对各类硬件优化GGUF格式模型,广泛兼容性命令行工具、API服务器、多语言绑定全平台支持

综合来看,如果您是专业的科研团队,拥有强大的计算资源,追求极致的推理速度,那么 SGLang 无疑是首选,它能像一台超级引擎,助力前沿科研探索;要是您是普通的个人开发者、学生,或是刚踏入 AI 领域的新手,渴望在本地轻松玩转大模型,Ollama 就如同贴心伙伴,随时响应您的创意需求;对于需要搭建大规模在线服务,面对海量用户请求的开发者而言,VLLM 则是坚实后盾,以高效推理确保服务的流畅稳定;而要是您手头硬件有限,只是想在小型设备上浅尝大模型的魅力,或者快速验证一些简单想法,LLaMA.cpp 就是那把开启便捷之门的钥匙,让 AI 触手可及。

总之,在这个 AI 蓬勃发展的时代,根据自身需求精准选择工具,才能在创新之路上一路飞驰,充分挖掘大模型的无限潜力,为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与突破。

Share

更多文章